距春節已不足1個月,中國平板市場為春節而備戰的硝煙就已經開始彌漫,國產主流40英寸液晶電視已經拉低至1.6萬元以下。
與以往不同,一向極少參與平板價格戰的外資廠商此次也試圖參與其中。固守高端的日本索尼,本月初祭出了“液晶降價”大旗,宣布對5款暢銷液晶彩電大幅降價,整體降幅達20%左右。飛利浦則緊隨其后,對旗下液晶和等離子彩電推行降價策略,降幅從700元到3000元不等。本周,韓國三星也首次跟風降價,宣布對一款等離子電視和一款液晶電視采取附送手機策略。
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擁有核心技術的跨國企業正在中國大肆擴張其平板電視版圖。無論是與索尼合資生產液晶面板的三星,還是與飛利浦合資生產液晶面板的LG電子,在扮演著中國廠商重要面板資源供應商的同時,都在竭力實現其全球擴張。
據了解,LG電子今年9月正式投產了LG電子PDP模塊第四期生產線——龜尾A3生產線,是世界首次采用6面取工藝的生產線,在南京一地便具有年產24萬臺模組和4.5萬臺整機的生產能力。在沈陽,LG電子也擁有年產3萬臺以上等離子電視的生產線。預計到今年年底,LG電子將占到國內市場份額的38%。
目前,平板電視行業毛利率已從2003年的50%下降至15%。市場環境已經惡化,某國產彩電巨頭甚至將國內平板市場形象地比喻為“群狼對惡虎”。在平板電視時代,核心技術再次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的硬傷。
在CRT彩電時代,索尼一家在華利潤相當于國內家電廠商利潤總和的現象,有可能在平板電視領域再度上演。而這一次,LG電子等韓系廠商或將扮演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