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板顯示行業國際論壇和展會在日本橫濱舉行。在此次論壇上,與會的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對未來中國平板電視市場做出了趨勢分析。據預計,明年國內平板電視市場規模將超過 370萬臺,其中液晶電視的市場份額將會超過 75%, 37英寸將成為液晶電視的主流尺寸。
液晶電視成主流
2005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預計增幅達 322%,國內銷售規模將超過 170萬臺。根據賽諾公司的預測,今后三、四年內,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高速增長的勢頭將繼續, 2006年國內市場規模將超過 370萬臺,增長率將達 120%。
作為平板電視的兩大主力陣營,液晶和等離子電視已經決出勝負。賽諾市場研究公司指出,在 2003和 2004年,液晶電視只是略勝等離子一籌。進入 2005年,液晶電視的份額大幅度上升,占據平板電視 70%的市場。預計到 2006年,液晶電視的份額將進一步拉升,超過 75%。首先,液晶電視具備許多產品特征,但最重要的是高清晰顯示和多元化的產品線構成;其次,看好液晶電視的生產廠家比看好等離子電視的廠家要多。近期,創維集團彩電事業部總裁楊東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液晶電視是最能直接實現 3c融合的終端顯示設備,也是彩電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超大屏霸主仍為等離子
盡管在平板電視市場上,液晶電視已經占據上風,但在超大屏幕平板電視市場上( 40英寸及以上),等離子仍處于絕對霸主地位。
2004年之前,市場上幾乎看不到超大屏幕的液晶電視,即便是在 2005年,超大屏幕液晶電視的比重也只有 8%。根據賽諾公司的預測, 2006年超大屏幕液晶電視會進一步提升,比重將達到 20%(樂觀估計不會超過 30%)。
超大屏幕液晶電視真正能夠挑戰等離子將從 2007年開始。首先在 2006年的液晶電視市場上, 37英寸應該是主打產品, 40— 42英寸產品的上量應該在 2007年。其次,目前適于 40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經濟切割的只有三星與索尼合資的第七代線,主要供應國外市場,三星的另一條第七代線將在 2006年上半年才能投產,達到量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此外,適于 4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經濟切割的生產線計劃在 2006年下半年投產,形成量產要到 2007年。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液晶電視在超大屏幕平板電視市場上還不能敵過等離子電視,但它的尺寸結構則處于不斷擴大的趨勢, 2004年, 20英寸是主流液晶電視尺寸,今年主流液晶電視尺寸上升為 32英寸,到 2006年 37英寸將成為市場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