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從美國回來,閑聊時說到他在美國的打工經歷:剛到美國時,他利用業余時間為一家中國公司做市場調查,公司根據他和同事的調查,迅速將產品打入美國市場并獲得不菲業績。此事給了他極大啟發:任何企業和產品,只要有釘子鍥入木縫的勁頭,就一定能開辟出自己的市場。讓朋友欽佩不已的這家公司,是中國海爾公司。
據朋友講,雖說是國內家電市場的大哥大,可海爾剛到美國開發市場也是難上加難。當時,海爾想在冷柜市場分得一杯羹,可美國的GE、惠而浦等大企業生產的冷柜已把美國的冷柜市場控制,幾乎沒有插足的可能。海爾聘請了很多中國留學生搞市場調查,調查顯示,美國的冷柜大多是200升以上的“大家伙”,可美國家庭人口越來越少,留學生、單身漢越來越多,小冷柜應該很有市場;而由于勞動力價格高,美國的企業不愿生產小冷柜,這樣就在市場上形成了一個縫隙。于是,海爾迅速向美國市場推出60升到160升的系列小冷柜。由于設計新穎、價格便宜、質量高超,在紐約兩個月賣了一萬多臺。
海爾公司的制勝法寶其實并非自己首創。“市場縫隙”是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說的是看似密不透風的市場,其實有很多縫隙,一個縫隙就是一個機會,關鍵看你能不能發現這個縫隙并鍥而不舍地鉆進這個縫隙,從而打開市場創造財富。筆者由此想到南充曾經開發過的產品,比如泡菜系列、腌菜系列,本來好好做下去應有錢可賺,可是總要顧慮新繁的泡菜、涪陵的榨菜已穩穩地占領了市場等因素,最后大多放棄產品開發甚至停產倒閉。還有南充的鹵鴨鹵鵝可說是香飄一方,如果分零包裝上市,未必不比眼下超市里賣得紅紅火火的“小魚軍團”、“香香嘴”小包裝魚肉食品味道好,可就沒人來開發。也許有人認為開發這個項目制勝機會很小,可常常看似沒有“油水”的縫隙里蘊藏著豐厚的財富,關鍵看你能不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