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投影機發展的一年,整個投影機市場是一片熱火朝天,投影機細分已經深入廣大投影機的愛好者心里。大家都在議論教育、商用、家用這些關于投影機行業的新名詞。在2004年各投影機廠商、經銷商在圍繞家用投影機這個名詞可以說用盡了力氣、下足了工夫。
但是,總觀2004年家用投影機市場遠遠還沒有達到我們期待值,“呼聲高、動靜小”這就是去年家用投影機市場給我的感覺。
投影機最初的誕生目的其實與家用投影沒有太多的關系,而是教育、商務的專利。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層次的遞進。越來越多普通人奢望把只有在電影院才能擁有的那種享受,也能帶回家的感覺在不斷的升溫。一方面,隨著教育、商務投影市場競爭的過于白熱化,導致許多利益空間雜不斷縮小,眾多商家需要轉移盈利的空間;另一方面,隨著我國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商家為開拓家用投影這塊潛在的大市場而不得不采取的低價舉措,家用投影機消費的呼聲日盛。
家用投影的需求是存在的,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剖析2004年家用投影機市場的情況。
廣大投影機消費角度:
投影機過高的價格始終是阻礙投影機走進千家萬戶的最主要因素。中國國情比較復雜,在中國有可能購買家用投影機的白領以上階層,而對于廣大的平凡的普通人來說,花費一筆不菲的資金去購買投影機還存在著顧慮。消費水平受到太多的各方面因素的制約,比如住房問題,養老問題,個人深造等等問題,而且投影機不像電視那樣直接就可以收看了,而是必須通過其他顯示設備的銜接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就僅僅是娛樂層次的提高,因此一下子把那么多錢丟在了沒有回報可言的死角上,我想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真有點想不通。據調查,在現階段的中國消費水平來說,其中73.5%的消費者期望家用投影機的價格在5000至10000元,8.1%的消費者期望價格在5000元以下,兩者合計為81.6%。如果價格真的能達到這種標準我想投影機或許真的能產生一股家庭風暴。
其次,更加人性化的設計與使用功能也將是讓讓消費都心動的因素之一。由于投影機的初衷不是針對家用市場,而最初的入門級的投影產品多是采取對教育或商用投影產品改造的形式來推出,其中難免不沿用了商用投影產品中過于專業的設置和一些不太切合家用娛樂的商用功能等等,讓家用消費者感到很無奈。相比教育、商務類投影產品,家用投影產品應擁有更新的設計思路,更好地提高產品的易用性,更多地增強節能功能,以更符合這類用戶的消費水平。事實上一旦你擁有,這類產品就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工具,那將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家居的一部分。如果一臺投影機設計出來讓人分不出其針對性,那是失敗的;蛟S你會說現在不是有“5+2”類的投影,不是很難分清商用與家用的界線嗎?但筆者個人認為“5+2”類的投影本身并不是一個固定的類型,而是一個過渡案例,隨著市場細分的發展,投影產品應是變得針對性越來越強才對。因此投影技術的率先實現平民化、人性化是當務之急。
第三是服務。服務是投影機家用市場快速增長的關鍵所在。從目前的情況看,各大商家都沒有為廣大家庭用戶提供更多的銷售服務,投影機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參次不齊,專業工程師和維護人員數量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要,售后服務跟不上。而在如今號召“IT應由技術向服務轉變的”大趨勢下,如果僅僅在技術指標上做一些調整,降低產品成本就以為能夠真正占據家用市場,那么家用投影的領域的廣為的開拓也許只能停留在口號上,張望的人依然很多,真正買的人會在憂心忡忡!
投影機商家角度:
應更多地想用戶所想甚至應善于引導用戶消費觀念的轉變。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對于家用投影的實際需求的不斷變化,廣大商家似乎總有點敏感度不夠,商家的生產與用戶的需求始終是一個難以很好解決的矛盾。這種環節的產生就是因大多數廠商不愿意在培育市場方面充當試驗者的角色,怕的或許是吃力不討好反被人撿了便宜。盡管這個市場增長潛力巨大,媒體也紛紛為之大力宣傳,但真正花大力氣開拓市場的廠商卻不多。但事實上,對于投影機這樣一種新的、昂貴的大屏幕顯示設備,如果商家能做到引導用戶消費習慣的轉變,使消費者與自己的設計理念相貼近,未嘗不能贏得家庭用戶的青睞;蛟S索尼的做法可以給廣大商一個實證,索尼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思路:結合其成熟的消費電子產品,提供一套整合家庭娛樂及資訊中心的解決方案,集家庭影院和家庭辦公于一體,從技術到服務,各種方案盡力完善,因此索尼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形象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投影機商家在思維角度,思想觀念的轉變上也是家用投影機的一個全新的起點。
從投影產品定位的角度:家用投影產品的銷售,對于用戶來說不應定位為簡單的產品銷售,它所銷售的應該是更高層次的“享受服務”, 因此家用投影機應積極實現“從技術向服務的轉變”,朝著更加人性化的大方向發展也是十分必然的。
家用投影機的渠道建設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一直來,各廠商對于家用投影機市場渠道的建立,一直存在著IT渠道與家電銷售模式的分歧。渠道商是否愿意經銷并且樂于推廣某一類的產品,主要是受這一產品的發展前景、產品力與渠道力三大類指標共同影響的,現在更多的商家似乎只把家用投影機定位為計算機的一個附屬外設來宣傳與銷售,筆者覺得這似乎降低了其價值。事實上未來家用投影機的潛在市場空間是無形和迅猛增長的,一旦投影機最終實現了從IT產品蛻變為家庭消費類電子產品,而不僅僅作為計算機的一個附屬外設產品,那么,毫無疑問家用投影的銷售空間將更廣。不同的渠道方案有相應有不同的內容與服務,因此,如何適應市場與消費者,早日建設統一的銷售渠道,做到銷售與服務的同步,未嘗不可能是開拓該市場的一個有效舉措。
以上這些都是當前來說家用投影機應具有的功能或技術,但技術始終會發展,需要始終會變化,那么就讓我們一起隨時關注明天的投影機產品又將會帶給我們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帶來怎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