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明顯,DLP再接再厲
自DLP投影機問世8年來,陸續有不少廠商在推出LCD產品的同時推出DLP產品,終于,在2004年的春天,整個投影機市場上的DLP產品與LCD產品可以說是平分秋色。當然,不同地區DLP產品的覆蓋率也不盡相同。據權威調查數據顯示,到2004年,在國際市場上,DLP投影機市場的新增份額占到投影機新增市場的60%以上,而在我國,DLP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僅為26.4%,而且增長速度也趕不上市場的總體增長比例。毫無疑問,代表投影機產品發展趨勢的DLP技術在中國大陸市場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而其前景也足以令所有商家爭先恐后加入這一陣營。
與成熟的LCD技術相比,DLP產品在發展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完善和提升其產品性能,而DLP核心技術的所有者TI公司也順應了這種潮流,不斷對DLP技術進行完善。DDR-DMD芯片的推出就可以看作是TI在DLP技術上邁出的一大步。與此相應的是,市場上主流的投影機品牌也相繼推出了采用DDR-DMD芯片的DLP產品,像晨星在2003年推出的CX720和東芝總代理神州數碼于近日推出的TDP-D1/D2投影機。這樣一來,從整個市場來看,大部分DLP廠商更看重的也都是DLP產品相對于LCD產品在亮度、畫質、壽命等方面的優勢,而沒有從DLP產品的功能技術上實現突破。
尋找突破,廠商暗自角力
的確,相對于LCD投影機而言,DLP投影機確實有太多值得驕傲的地方,這種優勢不僅體現在色彩和畫質方面,更體現在壽命和穩定性方面。就是DDR-DMD芯片與SDR-DMD芯片相比,在亮度和對比度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如果所有的DLP產品都具備這樣的特點,那相比起來也就毫無特點可言。同質化現象嚴重的DLP市場必然會尋求新的突破,而且這種突破還應該建立在用戶需求的基礎之上。
差異競爭,東芝一馬當先
東芝“旋彩輪”投影機TDP-D1/D2的推出,改變了這種態勢,也迎合了DLP投影機市場發展的趨勢。它沒有從DLP產品固有的優勢出發,而是充分貼近用戶的需求并加以挖掘,在功能技術上最大程度地完善DLP產品的應用效果,從成本方面最大程度地考慮到了用戶的投資價值。從目前市場上反饋的各種信息來看,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投影機用戶最為關心的問題莫過于兩個方面——在應用效果方面,希望得到非常完美逼真的畫面,讓觀看成為一種享受;在成本方面,希望機器性能穩定,盡量延長使用壽命,讓自己的投資價值最大化。
而實際的情況是,DLP技術還是一項走向成熟的技術,我們不能說它就是盡善盡美的,雖然TI在不斷完善其DLP系統,但是在色彩方面還是存在一些缺憾。而且,DLP投影機由于其結構原理的特殊和DLP芯片小的緣故,其散熱性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而投影機的散熱對整個機器而言非常重要,它不僅會影響機器的穩定工作,更會影響整機的壽命。其實許多廠商都已經意識到了這兩個問題,也紛紛針對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只是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機遇往往青睞于那些有準備、有實力的競爭者。東芝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將原本應用于高端彩電的“調色板技術”用到DLP產品中來,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散熱性的研究方面,東芝研究人員更是巧妙地在原來單風道散熱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通道,全方位立體散熱,有別于市場上其它品牌的雙風扇單通道散熱,實際效果也非常出色,這就是“雙通道立體散熱技術”。這兩項技術在東芝“旋彩輪”投影機TDP-D1/D2上的應用,改進了DLP產品畫面色彩不飽和的缺點,將色彩全面提升,令演示畫質更加細膩和艷麗,同時也保證了更穩定的性能和更長的使用壽命。
無疑,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過后,DLP投影機市場還會涌現更多的需求,也還會出現新的發展方向。從最早的CRT到LCD,再到現在聲勢迅猛的DLP,投影機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那些能夠提出別具一格功能技術的廠商,那些不斷尋求差異化競爭的廠商,和那些用于創新敢于突破的廠商,逐漸成長為市場的主導者,引領著整個投影機市場的發展。相信在保持良性競爭的態勢下,中國的投影機市場定會迎來百花齊放的燦爛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