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代化大屏幕顯示設備,投影機如今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不論傳統的LCD投影機,還是DLP數字投影機,其核心技術發展到今天都已日趨成熟。從總體趨勢來看,DLP有望成為目前投影機的主流技術,不論輕巧性、耐用度,或是高亮度、高對比,都是投影顯示產品較佳性能的選擇。近日DLP市場新品層出不窮,各廠商對DLP投影機的重視也可見一斑。這其中尤以采用最新五段色輪技術的DLP投影機最為引人注目,這是因為在整個DLP光機系統中,色輪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從DLP投影機結構來看,核心成像器件包括光源、色輪、DMD芯片及高解析透視鏡等。而DLP投影機成像過程可簡單描述為:燈泡發出白光,透過色輪并被分解為紅綠藍三原色光線,再投射到DMD芯片上,緊接著DMD芯片把光線反射回彩色分光棱鏡,最后進入投影機鏡頭并在屏幕上重現圖像。色輪最初由R(紅)G(綠)B(藍)三原色組成,光效率很低,導致亮度表現不佳;同時三段式色輪的色彩處理速度也比較低,導致了色彩還原性不佳。
為了提高DLP投影機的亮度,后來發展到RGBW四段式色輪技術,即在RGB基礎上又加入了白色段,從而可提供更佳的亮度表現。在明亮環境下,四段式色輪技術表現優異。四段式色輪技術雖然提升了DLP投影機的亮度表現,不過對于改進色彩還原性能還是無能為力。對于對色彩還原性要求較高的家用視頻投影機來說,多采用RGBRGB六段式色輪技術。六段式色輪使DLP投影機的色彩處理速度提升了一倍,不但提供了更好的色彩還原能力,也消除了DLP投影機為人詬病的“彩虹現象”。
由于采用六段式色輪的投影機已經無法加入足以提升亮度的白色段,所以長久以來,DLP投影機一直徘徊在亮度與色彩表現不能兩全的尷尬境地。許多知名的DLP投影機生產商都在尋求解決的辦法。這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雙色輪技術和五段式色輪技術。
雙色輪技術是HP公司的專利技術,HP xp8000系列投影機采用兩個色輪,用戶可以自行選擇使用哪一個色輪進行投影工作。當使用四色段色輪時,可以提供清晰亮麗的演示效果;當使用六色段色輪時,可以提供影院級效果的色彩表現水平。雙色輪技術雖好,可是它的實現成本過高,而且它只能讓用戶在一臺投影機上對亮度和色彩進行取舍,并不能真正做到亮度與色彩兼得,所以筆者只重點介紹五段式色輪技術。
伴隨著投影機應用范圍的拓寬、以及投影機工作環境的日益復雜,當其他色輪技術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的時候,五段式色輪技術適時地出現了。它是一項能在不降低投影亮度的基礎上,讓色彩表現更加真實、飽和的突破性技術。 五段式色輪技術的原理,是在傳統的四段式色輪中加入黃色段,來強化畫面的色彩精致度。為什么加入的是黃色而不是白光分解出來的其它顏色呢?據筆者猜測,由于三原色原本是紅黃藍,而計算機領域和視頻領域的顏色都是由紅綠藍來構成的(具體原因不詳述),在色彩還原性上應該不如用紅黃藍三原色來表現,所以所有采用五段式色輪技術的廠商選擇的都是加入黃色段。
五段式色輪技術的引入,改善了以往DLP投影機在部分特殊顏色上表現不佳的缺點。所以一些特別注重色彩準確度的行業,如設計、醫藥、廣告、藝術、動畫等行業,再也不用擔心投影機的色彩還原力不佳而影響演示效果。五段式色輪技術對便攜式DLP投影機來說更為重要,因為它們輕巧便攜適合多種場合使用,既要在演講、會議等明亮的場合下表現出色,又要在家庭影院這樣的黑暗環境中呈現鮮活的色彩與亮度。
經由DLP投影機廠商技術研發團隊許久的努力,終于將五段式色輪技術首度成功運用在數據投影機上,使得數據投影機的影像品質達到前所未見的出色境界。這其中的代表廠商有三家,分別是BenQ(明基)、Toshiba(東芝)和HP(惠普)。BenQ稱其研發的五段式色輪技術為“黃金色輪”,目前有三款產品;東芝將旗下采用五段式色輪技術的產品稱為“旋彩輪”投影機,目前有兩款產品;HP此次出乎意料地保持低調,僅強調自己的新產品采用了五段式色輪技術,產品也只有一款.